陽光電影院|把文字的溫度影像化,來一份「法蘭西特派週報」!

你有多久沒看報紙了呢?特別是紙本的報紙。

仔細想想,小時候還蠻享受剪報的過程,以及把自己有興趣的報章雜誌彙整成冊(追星記憶😅);
因為現在能獲取資訊的管道太多,也越來越容易,這樣子的樂趣基本上已被「動動手指按收藏」的動作取代。

前陣子去旅行,習慣結束一天行程後,在飯店享受一個電影夜;
打開 Disney+ 後,《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封面吸引了我,主要是因為色系和風格跟《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有些相似(後來發現就是同一個導演)。

雖然好像沒有看到太多人討論這部電影(或至少我的同溫層啦!),但很深得我心,所以想來小小 review 一下!


電影封面圖片來源:awwrated

🎬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是一部於 2021 年推出的電影(2021/10/22 在美國上映),帶點黑色幽默的喜劇。

這部電影在歐美有著很高的熱度,除了在幾個評分網站上都有不錯的分數外(IMDb分數: 7.4),更被譽為「獻給雜誌業的情書」!

《法蘭西特派週報》故事背景描述在虛構的 20 世紀,一家駐法國城市的美國雜誌社,將一段又一段的精采故事放送給世人;
「水泥傑作」、「宣言修改」、「警局局長的私人餐廳」是整部電影中的 3 個主體故事(另外還有作為開頭的「自行車」和結尾的「訃聞」),雖然風格有一致性,但是各自有自己的特色與想呈現給觀眾的意涵。

比起說「看電影」,我反而覺得自己在看一份「影音版的報紙」。

除了能感受到文字的溫度外,整部電影的畫面實在是讓我太有感覺了!!!(除了自己二刷,也想推薦感親朋好友😊

跟一般電影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在《法蘭西特派週報》中,可以欣賞到多元的呈現方式,像是有動畫、黑白效果影片等等,我對於電影特效、拍攝手法還沒有太多涉獵,但這部電影的多元元素,是相當顯眼的且吸引人的!

圖片來源:《法蘭西特派週報》

🍿️ 人生就像由一篇篇報導組成的報紙

#1 吃喝玩樂只是表象

前面有說到,整部電影除了開頭的「自行車」和最後的「訃聞」,由三個主要的故事組成。

其中「警局局長的私人餐廳」,雖然分類在「美食」,但實質上是個刑偵故事;
整個故事,沒有太多篇幅在講食物,而主要是在講述局長的兒子被綁架,記者、局長和警察們爭分奪秒救人的故事。

不過!!!
雖說跟美食沒有太多關係,解救人質的關鍵卻回扣到美食,這樣的呼應實在很絕妙。👍

很多時候,無論是看真實報導、虛擬故事,其實可以多想想背後的意涵,以及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反思!

圖片來源:《法蘭西特派週報》

#2 偶爾需要隱藏情緒

電影中報社的宗旨之一,就是:不要哭。

這可以說是其中一個巧思,因為記者要提供給讀者的應該是客觀的事實,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觀點和判斷;
另外,社長也很常跟記者們說「要裝作是你刻意寫出來」,這也是期許記者能夠在脫離本我的狀態下,寫出一篇好的報導/故事。

其實這不只是在新聞行業,套用在人生當中也很適用。

雖然說太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是件好事,但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仍然要具備這樣的技能(?);
舉例來說,最直覺的就是在工作上,畢竟把情緒帶到工作場合,本來就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所以偶爾隱藏情緒、跳脫真實自我,能夠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用第三者的角度看事情,也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圖片來源:《法蘭西特派週報》

#3 人際關係的影響無所不在。

整部電影,其實都不離「人際關係」。

「水泥傑作」中除了監獄畫家摩西愛上獄卒席夢(他的繆思),也有蠻大篇幅在描繪這個畫家跟商人間的來往;
「宣言修改」的人際關係又更複雜了,除了年輕人間的革命情感、年輕人間的愛情,還有男主跟父母朋友的關係;
而「警局局長的私人餐廳」中,除了親情,也還有局長兒子跟綁匪間的對話等等。

人際關係真的對於人生、生活都有很多影響,影響我們的情緒、發展、作為;
有好有壞、有深有淺,但都是可以好好著墨、感受的(太負面的就練習消化、忽略吧!!!)。

圖片來源:《法蘭西特派週報》


我只能說,
《法蘭西特派週報》實在是個特別又有韻味的電影,喜歡《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人千萬不要錯過!!!

Case Study | 一張可跨國使用的會員卡-Costco

一張可跨國使用的會員卡
COSTCO WHOLESALE

來來來!跟陽光一樣是摳死摳 (咖死摳) 粉絲的盆有舉個手🙋🏻‍♀️
若討論到「會員制」這件事情,好市多 (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 一直都是個熱門案例。好市多是美國第二大的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國第一大連鎖會員制倉儲式量販店 (維基百科),統計至 2019/3/7,好市多在全世界共有 770 家分店 (warehouse),其中台灣有 13 家,若扣除北美境內及加拿大的 631 間,在所有海外分店數量佔比 9.4% (Wikipedia);若以會員數來看,從 2019/1/3 發表的統計中可以看到,Costco 的會員卡持卡人數在 2018 年增加至 94.3 (million) 人,相較於 2017 年 (90.3 million) 成長了 4.4% 。
其實我原本不知道好市多的會員卡可以跨國通用,是剛好看到一個 YouTube 影片,YouTuber 用香港的 Costco 會員卡在韓國 Costco 進行消費,所以才突然發現這個有趣的事實,然後想進一步探討這個個案。本文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從全球的角度切入,來看看這遍及全球的連鎖零售商,「會員」的分級、成長…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稍稍帶到台灣市場的小觀察;接下來,進一步了解一下這個可以跨國使用的會員卡;最後,依據以上的觀察來提出我小小的見解及觀點。
廢話不多說 (其實已經說很多了…),就直接進入正文吧!

Section 1, 好像很厲害來談談好市多全球會員概況

以企業觀察的角度來看 (先跳脫一下消費者觀點🙅🏻‍♀️), Costco 相較於其他量販店的優勢,除了優良品質、性價比、客戶服務及消費者承諾所建立起的強大 *品牌資產 (Brand Equity)、財務體質健康、精選多樣的品類,「廣且深的會員基數」也是好市多在市場上屹立不搖的主因之一;在引言中就有提到, Costco 的會員卡持卡人數在 2018 年增加到 94.3 (million) 人 (statista.com),再進一步從 2018 會計年度 Costco Wholesale 的年報中可以發現,支付年費的會員 (Paid Membership) 人數成長到 51.6 (million) 人,而其中有 19.3 (million) 人是行政高級會員 (Executive)。

☀️陽光滴滴咕咕 (對,我就是個愛想東想西又碎碎念的人😏)
一開始對於兩份資料有不同的數據深感困惑,於是就發揮了名偵探柯南般的觀察力,重複比對蛛絲馬跡後,得到以下結論:
1. 數據統計區間不同:
(1) 以發表時間 (2019/1/3) 推斷,statista.com 發表的數據是統計 2018 年整個年度;
(2) NASDAQ 發表的年報則是統計所謂「會計年度」,數字累計至 2018/9/2。
2. 會員定義不同:
(1) statista.com 統計表上的會員定義為「cardholder」,也就是所謂持卡者,而一個付費會員可以同時擁有不只一張卡 (家庭卡、企業卡),因此理當會比 NASDAQ 年報中的數字大;
(2) NASDAQ 年報中的會員定義是指「Paid Membership」,也就是實際上「有付費」的會員。

從以上兩點,我就欣然接受不同數據的出現了。(不然就像借貸不平衡一般的不舒服…)
結果,繼續看 NASDAQ 年報就發現…其實答案就在其中了…😅如下圖:

圖片來源:NASDAQ

以下用兩張圖表來呈現,近五年 (2014-2018),兩份不同立基點的會員成長數據,分別為 (圖一) 2019/1/3 發表,對於 2018 年「持卡人數」的統計資料;(圖二) 2018 會計年度 (統計至 2018/9/2) ,數字為「付費會員數」。
從兩張圖中都可以看到, 雖然成長幅度不大,Costco 全球的會員數都是呈現正成長的!

圖一
數據來源:statista.com
圖二
數據來源:NASTAQ

在不同的國家,Costco 會員分級和收費也不盡相同,下面就以美國和台灣為例:
#1 美國
從美國 Costco 官網上可以看到,會員總共分為 4 種,分別是 Gold Star Member、Gold Star Executive Member、Business Member、Business Executive Member,而年費區間在 $60-$120;在會員權益的部分,一般會員跟企業會員的差異在於,企業會員可以進行類似「中盤商」的採購行為 (Purchase for Resale),另外,一般會員跟行政高級會員的差異在於,行政會員可以在消費中獲得消費總額 2% 的現金回贈,最高可達 $750。(costco.com)
#2 台灣
官網上顯示會員分為 2 種,分別是 Gold Star Member、Business Member,年費區間是 NT$1,150-1,350;而因為台灣的 Costco 有與銀行聯名的信用卡,所以還有副卡年費的差異,但只有企業會員能辦副卡,年費是 NT$900,在一個會籍下最東只能有 6 張副卡。(會員權益的差異跟美國差不多,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直接上官網查詢)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對於企業而言,經營會員的最大目的在於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而 Costco 的 Business Model中,除了商品銷售的利潤之外,會員的年費也是非常重要的獲利來源;從 NASDAQ 的年報中可以看到,2018 年 (會計年度) 全球 Costco 從會員年費中獲得的收益較前一個年度成長了 10.1%。
若想穩定從會員的經營上獲利,會員的留存率 (也就是續約率) 便是不可忽略的一塊,同樣以 NASDAQ 的年報數據為依,在 2018 年,美加會員的續約率高達 9 成,而全球的需約率則成長至 8.8 成;在有效留住舊會員的同時,也同步獲得新會員,那麼就可以有效的從中獲利。

Section 2, 原來我擁有一張全世界通用的會員卡

近年來,企業對於「會員」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但就算是像 Starbucks 這樣強勢的國際連鎖企業,「會員卡」也是沒有辦法全球通用的,而 Costco 卻「早就」做到了;在 Csotco 官方網站的 FAQ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頁中,對於「 Where can I use my Costco membership? 」(可以在哪裡使用我的 Costco 會員?) 這個題目,官方開宗明義的回答「 Your Costco membership card can be valid at any Costco Wholesale worldwide. 」(您的 Costco 會員卡在全球的 Costco 都是適用的),並附上全球據點的連結 (www.costco.com)。
全球 770 家好市多,依據各國的風俗、文化,不同國家會有不盡相同的商品項目和客製化服務,對於旅遊各地的消費者而言,這會是相當有趣的經驗;除此之外,Costco 的商品價格基本上會比當地的一些商家便宜,所以選擇在 Costco 購物會相對划算些,不過因為 Costco 商品的份量都偏重量級,因此還是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去做考量。(如果是要買些當地的零食、日用品,就是可以坐飛機帶回家的品類,那麼在 Costco 採買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項💁🏻‍♀️)
不過想要在國外的 Costco 消費,仍然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付款方式」的選擇,以我們可愛的台灣為例,若想要刷卡購物,那麼「國泰世華 Costco 聯名卡」是你唯一的選項;「現金付款」則是在任何地方都被些受的付費方式,所以如果沒有適合的信用卡也別擔心,只要有摳摳就可以順利的結帳嘍!雖然 Costco 官方的說法是,會員所擁有的會籍是可以跨國通用,不過細節可以在實際到國外 Costco 消費時,事先詢問櫃台人員,包括使用方式、接受的付款方式、退貨規則…;知道這個有趣小事實後,我現在真的超想馬上飛去隨便哪裡 (有 Costco 據點的國家),然後體驗看看國外的 Costco 購物!

陽光貼心 (囉嗦) 小分享💛
如果想知道在各國的 Costco 哪些卡片能刷,可以參考以下連結喔!
https://www.costcocentral.com/costco-membership-valid-in-another-country/

Section 3, Conclusion

全球性的會員機制並不多見,或許「線上會員」比較容易達成 (例:國際性線上購物網站的會員),但在實體會員機制上就沒那麼簡單了,一張全球通用的會員卡,到底可以為企業帶來什麼運營上的優勢呢?以下是小女子我的一點淺見:

#1 增加會員機制本身的含金量
Costco 的獲利模式與傳統零售業最大的差別在於「會員制」,而透過分析 Costco 財報,可以發現會員費是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占淨利潤的 3/4 左右 ;會員是 Costco 商業邏輯的基礎,不論是透過會費收入來作為營運骨幹,又或者是將門檻前置,聚焦在特定的會員族群,另一方面,預先付費的會員機制可以形成一種「自助餐效應 (Buffet Behavior)」,提升會員的購買活躍度。
對像 Costco 這樣會員 base 如此大、以會員為經營基礎的企業而言,會員的有效經營非常重要,而其中會員所帶來的「終身價值 (Lifetime Value)」便是企業身強體壯的基礎之一,所謂「終身價值」是指這群會員在未來可能為企業帶來的收益總和;當會員機制的設計本身夠有力量,那麼就能更有效的去建立整個會員生態系,並使其健全的發展。
會員機制的成功在於,除了持續吸取新會員加入,同時使既有的會員留下來,並讓整池的會員養成一種造訪和參與的習慣;透過將會員的會籍使用範疇擴張到全球據點,這是一種附加價值的提供,也提升了會員機制本身的含金量。

#2 會員的跨國流通能讓國際連鎖企業經營統合
若以有實體會員的國際連鎖企業為探討範疇,基本上不同國家的會員都是無法跨國使用,因此雖然許多大企業在各國分別擁有不少會員數,卻沒辦法做到國與國之間的流通;如果一張會員卡讓消費者可以到哪都享有會員權益,那麼不僅對消費者體驗而言是個加分效果,對於企業本身而言,可以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會員資料、行為集結起來,進行統合的分析和運用。
當一個魚池裡的魚越多,就越容易釣到魚,這是一個很直觀的想法,會員的 pool 也是如此,當然在不同產業會有不同的運用邏輯跟方法,對於零售業者而言,因為銷售的大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需求相對穩定,若綁住的會員量大,相對的就可以創造更好的效益;雖然就算會籍無法跨國通用,母公司仍然能掌握全盤的會員成長概況、樣貌…,但透過跨國統合的會員機制,便可能吸取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消費者,提升銷售的業績。

之後等如此懶惰的我難得勤勞時,可能可以更深入的去探討「全球通用實體會員機制」的發展斷點、瓶頸和可能性!許願🙇🏻‍♀️希望星巴巴的會員卡也可以全球通用…但考量幣值、匯率問題,這種有儲值功能的會員機制好像就更複雜了。


參考資料
1. Costco’s annual report ( FISCAL YEAR ENDED SEPTEMBER 2, 2018 )
2. Costco’s Taiwan Success Story
3. COSTCO SWOT ANALYSIS
4. 3 Reasons Costco Has Membership Fees
5. Can I use my Costco membership in another country?


陽光小辭典
1. 品牌資產 (Brand Equity):
所謂品牌資產就是消費者關於品牌的知識,它是有關品牌的所有營銷活動給消費者造成的心理事實。 (MBA智庫)
2. 會計年度 (Fiscal Year):
又稱會計年度, 是指公司或國家每年制定預算或計算收入的統計時間,但每個國家或其法例所轄的組織各有不同;大致上可分成兩類:一是曆年制、一是跨年制。(維基百科)

新經濟 | 聯名經濟的超聯集效益

聯名經濟的超聯集效益

大家看過《玩具總動員 4》了嗎?睽違 10 年終於上映了!我很有品沒有要爆雷 (但其實電影已經上映這麼久,沒什麼雷好爆了…),但這集中有個討論度超高的新角色「Forky」,這支性格很ㄎㄧㄤ的小叉子可是出現在許許多多的聯名商品上呢!像是跟 Adidas Originals 聯名的新鞋款就是非常吸睛啊~但是現在台灣還沒有推出… (為自己的荷包鬆一口氣🤣畢竟我懶得找代購)
「聯名」的概念其實一點都不新,但越來越的品牌趨之若鶩的希望,能透過所謂「聯名商品/ 聯名行銷」來獲取更大效益;然而到底為什麼這樣子的操作方式可以帶來優勢呢?來來來~繼續看下去!
本文老樣子共分為三個部份,先來淺談一下到底什麼是「聯名商品/ 聯名行銷」,又形成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對品牌的意義,接下來,舉幾個轟動市場的例子佐證一下 (以為在加調味料嗎…👻);最後,當然就是小結啦~廢話不多說~就進入正題吧!


Section 1, 淺談聯名經濟效益

(以幾句廢話進行文謅謅的開場🙋🏻) 所謂「聯名行銷」就是指兩個以上的品牌,共同推出一樣商品、服務或活動 (當然也可以兩樣、三樣…一系列啦!);不同品牌擁有不盡相同的支持族群,藉由跟其他品牌聯名,可能可以接觸到原本不屬於自家品牌的客群。白話文來說,聯名其實就是你情我願的互相利用, 透過 leverage 對方的資源來獲取利益 ;聯名的操作模式,既是產品層面的創新、又兼具品牌建設的價值,非常符合「產品本身即是最好行銷」 的概念, 也就是從產品本身去驅動的宣傳價值。
聯名的核心其實是「粉絲經濟」,粉絲跟一般消費者的差別在於品牌忠誠度, 當消費者一旦建立起忠誠度,就會追著這個品牌跑;聯名的產物有個很具優勢的特點:一箭雙鵰、一石二鳥,一項產品能夠兼具兩種特色、價值,消費者得到的是,付一份價錢、獲得雙份價值!聯名商品的消費者含蓋了兩個品牌的核心受眾,讓原品牌在俘獲新消費者的同時,輻射更多元的消費群體。
另外,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期待越來越高,但創新、研發的成本很高,聯名商品算是技術成本最低的創新方式之一,這對於較老舊傳統、研發能力較弱的品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突破口;產品差異性也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聯名產品則增加了產品的差異性,與市面同類產品做出明顯區隔,如此一來也能吸引不是核心受眾的客群,加強這群人的消費可能性。
近幾年來,透過「聯名」來創造話題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謂「沒有曝光就沒有認知、沒有話題就沒有傳染力」;聯名的操作手法給商品曝光的理由,以及被關注的元素,同時在宣傳的過程中,稍稍脫離了單調的功能屬性,並加強在情感上的連結。若聯名能讓雙方激盪出既有包容又有創新的調性,那麼便能達到 1+1 大於 2 的效益,也就是所謂超出聯集的效益,當然啦,光說不練沒有用,所以下個部分就來看看幾個案例。

Section 2, 來幾個例子吧!

看準聯名經濟帶來的商機,很多商品種類、通路、品牌都連番推出聯名商品,像是只要推出新系列就造成話題的全聯甜點,又或者是找不同風格網紅聯名的服飾網拍品牌;而這些跨界合作到底帶來哪些效益呢?下面就來舉幾個例子討論一下吧!

#1 全聯 X Hershey’s 巧克力 – 系列甜點 (還有最新的「森永牛奶糖」系列)

圖片來源:YouTube 頻道「 柴鼠兄弟 ZRBros」

想當初,全聯預告要和 Hershey’s 推出聯名甜點,立即就在螞蟻人界形成了轟動, 這樣「品牌 X 通路」的聯名策略成功位零售業者帶來話題;全聯福利中心在「甜點」商品的著墨其實有跡可循,2016 年全聯的生鮮中心將甜點整合為「We Sweet」品牌,並一直以物超所值為主打,而如何提升這個新品牌的好感度、知名度,「借力使力」則是個很好的突破口, 經過消費者調查,巧克力是普遍消費者最受歡迎的口味,因此全聯開始與世界各大巧克力廠洽談,得到 Hershey’s 的認同後便開始以該品牌的原物料開發相關商品。
2017 年, We Sweet 首度與 Hershey’s 合作,帶起巧克力聯名甜品旋風,為全聯創造了 1.5 億元業績,共計銷售近 300 萬份商品,一舉成為全新的甜點界的新星。看準「社群媒體」以及「網紅經濟」的熱度與成熟度,一開始全聯便鎖定透過 influencer 為市場加溫,比起一般的廣告,消費者透過各種開箱文、開箱影片,更直接的認識這系列商品; 除此之外,現代人愛用社群來分享生活的「炫耀/ 比較心理」也是個助功,這系列商品打中消費者「別人都搶不到,我買到了!」的心態,甚至有人以收集到所有品項為榮。
2018 年, We Sweet 再度與 Hershey’s 合作,分析出現代人喜愛甜食,卻不喜過於甜膩的口感,因此將巧克力的濃度微調成更加濃郁;消費者的喜好隨時改變,跟上改變,才持續抓住消費者的心。與時俱進的研發角度也是創造聯名經濟效益的關鍵,尤其是多次與相同品牌聯名時,若沒有變化,還是很容易形成疲乏的狀態。

#2 Innisfree X Toy Story – 保養品、化妝品

圖片來源:Innisfree 官方網站

Innisfree 是個讓消費者好感度很高的品牌,主打將純淨島濟州精粹自然的恩賜融入產品,並將健康與美麗獻給廣大消費者; Innisfree 的英文含義是指純淨自然與健康之美得得以合諧共生的純淨小島。

圖片來源:品牌官網

Innisfree 與經典動畫 Toy Story 的聯名商品號稱 2019 最狂聯名,尚未上市,Innisfree 和玩具總動員的粉絲早已蠢蠢欲動;有趣的是,其實這波聯名並沒有什麼研發上的更新,而僅僅是針對名新商品進行主題式的包裝,以及推出禮盒。
如同在第一部分提到的:「聯名商品算是技術成本最低的創新方式之一」,Innisfree 透過與玩具總動員聯名來創造話題,同時接觸到 4 種族群的消費者,包括「原本就是 Innsifree 粉絲、對玩具總動員沒有太大熱忱」、「玩具總動員的鐵粉、對 Innisfree 沒有實質消費習慣」、「同時是 Innisfree 和玩具總動員的愛好者」以及「對 Innisfree 和玩具總動員都沒太深刻接觸、但被聯名話題吸引的消費者」,這就是一個超聯集效益的概念。
利用包裝來做為聯名核心的商品,一般不是原本就以好品質深植顧客心,且會讓消費者一再回購的商品 (也就是需求彈性較小);另一種就是在產品本質上沒有太大差異性的商品,像是護手霜,護手霜這類無差別產品就是聯名款的寵兒,除了氣味跟包裝,一般人無法準確分辨兩款護手霜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更吸引消費者眼球的設計元素就成為最大的購買驅動力,其實不難發現,韓國護膚品牌的聯名款一般都包含護手霜。

#3 Pazzo X 風格網紅 – 服飾

圖片來源:Pazzo 官網

我本身是個 YouTube 的重度使用者,因此 YouTuber 可以說是影響我購買行為的 influencer,近一年多來,網拍品牌與這些風格網紅的聯名合作越來越多;在網路深植你我生活的世代中,企業、品牌找代言人的選擇不再侷限於藝人,找所謂的「網路紅人」更能引起話題 (而且成本也稍稍低一些…吧)。
以 Pazzo 跟不同網紅合作的服飾為例,有在關注服飾網拍的女孩兒應該大多對「Pazzo」都不陌生, 因為不同的網紅有自己不同的穿搭風格、審美觀,消費者就可以很明確的依據自己喜歡的風格去進行消費;除此之外,有一定知名度的網紅基本上都會有死忠粉絲 (像我就是 Kelly Yang 的腦粉!),如此一來便可 reach 到這群精準客群,創造極高的提袋率。
讓我們來走走 Pazzo 跟網紅聯名的整個行銷程序,首先在品牌官網及網紅個人的社群媒體上都會有預告,而在上架前則會由該網紅進行直播及發布 YouTube 影片,上架後也會有持續的社群媒體曝光、並與粉絲互動。從品牌方的角度出發,這樣子的聯名合作方式,不僅能夠在網路上創造聲量,同時也充分運用了網紅經濟的力量;而對於這些網紅來說,他們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渠道,並從銷售中或去利益,這樣子的運作模式帶來了雙贏的局面,同時也創造了超聯集的經濟效益。

Section 3, Conclusion

#1 想從聯名獲取超聯集效益,還是要注意些眉眉角角

聯名的價值遠不止觸動聯名雙方的粉絲群體,還能吸引更多潛在用戶,與不同品牌、人物、通路形成聯名,理論上將誕生無限玩法,覆蓋不同圈層,如果一個品牌能容納多種聯名方式,相當於聚合了多種創新資產;透過多方資源的統合,為品牌製造最大範圍的影響,便是聯名款的終極價值。
因為聯名合作的發生,消費者對品牌的感受多少會有所改變, 對於比較低階或低價品牌的價值是加分的,所謂的品牌質感將因和較高端品牌合作的關係,稍微擺脫它原有的層次;反之,對於高端品牌而言,品牌質感可能會稍稍折損,但他們可以接觸到另一個族群的消費者,換言之,大眾消費能力無法購買的品牌,可以藉此創造更貼近大眾的錯覺來激起他們對品牌的渴望。現今的行銷渠道可謂海陸空兼備,另為,產品的產出模式也越來越多元,千萬不要低估「聯名」所能夠帶來的價值,在諸多渠道投入針對性的傳播手段,並從各個方向推動聯名的曝光率及話題性,可將其行銷價值發揮到最大。
若真的期許從聯名這個策略中獲取超聯集的效益,那麼就應該先了解聯名真正的意義為何、可以為自家品牌帶來什麼效益,不能為做而做;除此之外,也應該要了解自身品牌的調性和主張,這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合作夥伴 (應該要像找另一半般的謹慎,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那個)。

#2 成功的聯名打破了「規格品」框架,帶來超越聯集的效益

在聯名經濟熱度高的消費趨勢下,無論是通路或品牌都在思考:如何突破自身既有的框架,希望能跳脫行銷戰術中最常見的「價格戰」,讓消費者能為了「價值」而進行消費。現下消費者在消費時注重「CP 值」,且在資訊通透的網路世代中,敲敲鍵盤、點幾下滑鼠就可以達到「貨比三家不吃虧」的目的;消費者精打細算,早就對哪些產品該賣多少錢了然於心,一旦訂價超過他們心裡的價格,就會被列為高價、CP 值偏低的品項。
上述的比價情形顯著呈現在「規格品」消費上,像是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的麵包、蛋糕、衛生紙…等等,這些商品的需求彈性高 (= 消費替代性大),在與競業難有區別性的狀況下,容易大量生產,並漸漸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明顯的願付價格區間,通路的定價只能在此區間中,搭配促銷吸引消費者因「划算」來採購。
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如何打破「規格」僵局,便成為一個致勝的關鍵;當平凡無奇、在哪裡買都差不多的一個布丁,冠上了美國巧克力大廠、日本牛奶糖老字號,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這個日常消費品突然間變得限時、限量、難取得,沖淡了消費者對「規格品」的既定框架,創造出耳目一新的印象,使得顧客難以對「非規格品」進行比較,得以突破原有的價格限制。
另外,在打破規格的同時,商品的溢價空間也隨之提升,消費者對聯名品牌的好感度、以及價值認同,能夠為其帶來超出聯集的效益; 像是全聯與 Hershey’s 推出聯名吐司,一舉將原先售價落在 20-30 元間的吐司, 拉升至 42 元,但依舊創造瘋搶的熱潮。(MurMur☀️我那時候還真的是等風潮稍稍過了才買到…)

#3 旅遊產業跟上了嗎?所有產業都適合跟風嗎?

在旅遊業中遊走,是該同步討論討論旅遊產業中的聯名經濟發展概況,前陣子滑 Facebook 看到旅遊新創 KKday 和內容網站 PopDaily 聯合發起「國際厭世日」;聲明寫道,這幾個多月以來,因為連假不足,台灣廣大上班族無法從事旅遊行為導致是非混亂與職業倦怠,特發表此聲明,旨在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各界先進一同挺身支持上班族勇敢遠離世俗塵囂,短暫脫離厭世之氣場,並且解放個體身心靈的枷鎖。
雖然沒有實體的產品或服務產出,但像上面這個例子其實也可以算是聯名的一種,兩個品牌跨界聯合創造一個話題、活動,不僅引起雙方粉絲的高度討論,也透過抽獎與粉絲互動。

圖片來源:KKday 臉書粉絲專頁

在台灣,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通路的聯名案例並不多 (如果「聯名卡」這件事不納入考量,嚴格來說其實沒有),但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許如果不是「實體」產品,在品牌的聯名上較難有「產出」;總而言之,並不是所有的產業或品牌都適合做聯名,適合的模式也不盡相同,如果二者的聯合無法達到 1+1≥2 的效果,只會比不聯名更糟糕。
如果旅遊產業真的想運用聯名來創新、突破,或許與名人 (不限藝人) 聯名推出旅遊產品、與供應商聯名去包裝產品、在提供給消費者的行李吊牌等備品進行與其他品牌的聯名 (或設計上的聯名);其實只要有了明確的目標及主張,同時堅守自己品牌的調性,並進行嚴格的評估篩選與規劃,那未嘗不能嘗試透過「聯名」來獲得超聯集的效益!


參考資料
1. 7-11與Godiva合作、全聯牽手Hershey’s!為什麼通路紛紛做起「聯名商品」?
2. 全聯 ╳ Hershey’s 聯名 引起收集甜點熱潮參考資料
3. 品牌行銷:消費者是否已對品牌聯名無感?
4. 聯名這塊新大陸,化妝品牌需要多久才能發現?

STUDY | 那些被忽略的小數據們

那些被忽略的小數據們

我是個通勤的時候沒辦法只放空的人,我用 Spotify 聽音樂、也用 Netflix 看劇,當沒有特定想聽的類型時,就選擇 Spotify 推薦的歌單、歌手;當劇荒不知道要看什麼的時候,我也會默默點開 Netflix 上那個 99% 適合我的影集或電影。這些 App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比我自己還了解自己,其實就是因為「數據」,這些娛樂平台匯集了大量的使用者行為數據,系統分析後便可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進行推薦;當然,這樣子的數據分析不只在娛樂領域發揮作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像是天氣預報 (現代較精準的那種)、Uber 的需求供給及費用估算…。

上面提到的基本上都是所謂「大數據」(Big Data) 的運用,而這篇要談的…其實是那些被大數據光芒遮蓋住的「小數據」們!(前面滴咕這麼多廢話不知道會不會被白眼…) 真心拜託大家不要關掉,請繼續看下去🙇🏻‍♀️

說實話,比起人人恭維的大數據,我更傾心於小數據;這當然不是說我否定大數據的重要性,而是認定小數據被重視的必要性。Steve Jobs 曾經說過,「必須從消費者體驗開始,再回頭尋求科技,而非反其道而行」,大數據提供了寶貴但「不完整」的 solution,透過大數據只能 know-what;但洞察小數據中的奧秘,猶如解析了消費者/ 使用者行為的 DNA,便能夠進一步 know-why 及 know-how。
這篇文章建立在我對「數據」、「消費者行為/心理」和「精準行銷」的興趣之上,並融合《小數據獵人》的讀書小筆記,發表一些淺見;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會簡述小數據的重要性、談談如何得到藏在細節中的小數據,以及針對我個人思考消化後的小結。


Section 1, 千萬別忽略小數據中的含金量

小數據不是指數量比較少的數據,更不是從大數據中過濾篩選後得到的部分數據;而是應該與大數據有親密關係,並能補足大數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不然」的不足,就像能聽出弦外之音一般。

我大學畢業於經濟學系,經濟學原理開宗明義說道,這些理論、計算公式都建立在「人/消費者是理性的」之上,於是,我就這樣明明知道「消費者一點都不理性」,學習了無數個看似完美的理論。在這數據氾濫的年代,企業對大數據追逐膜拜的程度,有如宗教信仰一般;大數據是純然的「資料」,雖然真貴且廣泛的追蹤消費者的軌跡,但卻缺少了對人性的洞察,包含消費者的動機、情緒知覺、認知態度,以及一些只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特徵。
小數據建立在針對特定數據的獲取及分析之上,從技術面來說,小數據的獲取及分析門檻較大數據低,至少不需要急著搭建多麽高大上的系統。 (techopedia)
小數據又被稱為「量化的自我」,《小數據獵人》這本書的宗旨就是「人類很容易以不同的方式來看世界,但人與人之間的相似度卻有超乎想像得高」,而在取得小數據後,如何透過看似質化的資料,去進行量化分析,便是能讓這些小數據們發揮更大效益的終點所在。
舉個《小數據獵人》書中的經典案例來說,如何透過小數據來將可能破產的樂高 (Lego) 搶救回來。樂高公司跟大多數的大型企業一樣,以大數據作為救命的解藥,但樂高委託進行的各項大數據研究,全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未來世代將對樂高失去興趣!但真的就要這樣放棄治療嗎?這家看似病入膏肓的企業,卻因為一個轉折點而起死回生 (當然同時有其他作為啦,像是縮減上市的產品數量、低價賣掉主題公園…);這個轉捩點便是到德國某中型城市一位 11 歲小男孩家中進行田野調查,這個小男孩除了喜歡組合樂高之外,更對自己的滑板成績感到驕傲。從小男孩閃閃發亮的雙眼中,樂高團隊靈光乍現,發現若是一個活動或一種才藝,能夠讓參與者充滿成就感,並願意不計成本的去練習、深陷其中,那麼就絕對值得去投資和發展。在這偶然間小小的啟發後,樂高公司開始扭轉決策,重新聚焦在核心產品上,且大膽地提高賭注;對玩家來說,樂高彷彿在召喚他們、向他們下戰帖,變願意持續購買,並花時間去精進自己的技術與工藝。

圖片來源:NINI AND BLUE 玩樂食記

在時間變化、角色多元的、情感訴求等難以掌控的元素之下,小數據的優勢包含知因知果、並能因應變化去創造需求,除此之外,更能從不同切入點,去連結消費者的情感價值。以樂高公司的例子來說,如果能了解小數據的含金量,並妥善運用這些數據去進行下一步的決策及運作,或許只要 10 個人的數據供給,便能夠改造品牌或事業,不必花費過多人力或金錢成本去研究數百萬之多的消費者;在接下來的部分,就來針對如何有效獲取及運用這些迷人的小東西。

Section 2, 和小數據們建立良好關係

無論是在書中或網路上,看到許多運用小數據的案例,都可以發現幾乎所有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缺乏,這是因為人類淺意識的慾望;因此如何滿足這個缺口就是企業在決策時須優先考量的,而小數據便是找出這種較偏向感性缺口的鑰匙。

想要跟小數據們建立關係,那就應該跨出找出它們的第一步。
可以從最單純的「與人交談」開始,從大數據中分析中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卻無法較準確的去找出其中的「原因」,若能透過更直接與「數據提供者」進一步對話,並將有架構性的對話轉化為助力、直搗黃龍,了解真正 trigger 消費者的要素到底是什麼;另外,若能與關鍵的關係人持續保持關係,現在能與消費者連結的接觸點很多,像是社群平台 (像是透過 FB 聊天機器人或真人去與顧客進行對話)、官方網站等線上渠道,同時當然也有其他現下的接觸點,像是實體店面、交通運輸的廣告…,若能 360 度的善用這些接觸點,那麼就能得到更全方位的資訊。
《小數據獵人》一書中,作者 Martin Lindstrom 提出了一個架構:7C,7C 代表的是搜集 (Collecting)、線索 (Clues)、串連 (Connecting)、相關 (Correlation)、因果(Causation)、補償(Compensation) 和概念(Concept);透過這個架構去發掘那先不平衡、缺乏的、被限制的以及那先為被滿足的需求,並以此作為基底來建立商業架構,不管是全新的還是翻新的。

7C 架構下的第一步,就是設法拿掉無法讓你看清事情原貌的濾鏡,在搜集數據的過程中,無論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都必須存在,像是如果來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麼就應該同時問問在地人、觀光客對這個地方觀感,因為角度不同,一定會得到不盡相同的答案;接下來就要從這些資訊中去找出線索,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要放過,因為很難確保永遠不會用到它,這些線索可能是實體的物質、也可能是情感。接下來就可以開始針對這些搜集到的線索去進行串連,透過深入挖掘,把這些線索加以精練與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關聯性、共通點或是否有些偏誤;在相關階段,要進一步找出切入點 (entry point),也就是消費者的行為是否真的因為這些線索發生轉變。因果關係一直是做研究時需要優先釐清的部分,因為有明確的因果關係,才能知道如何去影響或運用這樣的關係;若是發現了消費者需求的缺口,那就可以開始擬定補償計畫,進而利用這樣的缺口去建立商業模式或更堅定的主張及概念。

Section 3, 一些小觀察和小結論

#1 從行銷的角度看小數據
在《小數據獵人》一書中,我看到了許多透過小數據中的蛛絲馬跡成功轉型或復活的例子,這個過程猶如偵探的角色扮演,從一些看似無足輕重的行為,背後卻隱含具體而微的線索 ; 而深入每一種場景去收集資訊,剖析他人的興趣、想法與行為,形成強而有力的行銷洞察,便是小數據探討的重點。
所謂「 Garbage in, Garbage out」,與其為了跟上時代、擁抱大數據分析,或許更應該在第一階段就排除不符合需求的垃圾數據 (這些數據不是沒用,只是不符合現階段的需求或目的);若能退到第零步,一開就選擇小數據作為分析的重點,那麼或許更能精煉、萃取數據集合、趨勢,並進而制定可能的策略方向。
從數位行銷的角度來說,數位行銷本質在於大量的數據分析與優化,但除了大網撈魚之外,更應該重視「精準行銷」; 而如果想要做到更精準的行銷,也就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概念,透過深入的客戶輪廓繪製及後續的分析、歸納 (當然同時也是會搭配其他相關數據的分析),進而達到有效的行銷操作,所謂有效便是花小錢賺大錢啦 (大家發大財)!

#2 妥善運用小數據是影響決策的一件大事
小數據的運用不應該是亂槍打鳥,而應該要有主張和明確的規劃。
首先要建立符合需求的目的,把目標訂定的越明確,得到的數據便會越精準、越能有效幫助後續的應用 (找出接近現實的機會或瓶頸);在這數據爆炸的世代中,如何克服衣料的混亂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當資料選擇很多的時候,就應該要去加強資料跟價值之間的連結,若握有數據,但它不夠明確、清楚,那也會發生無法被妥善使用的問題。
如果能在蒐集及分析的過程中,更具焦在顧客、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生命週期 (其實也就是專注在各個重要利害關係人身上),重點檢視這些生命週期 (歷程),或許能更有效找出遺失價值的漏洞。另外,若這些數據的來源是消費者本身,就應該建立一個觀念:「數據只顯露了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或許會有偏誤或對自己的誤解;所謂「當局者迷」,如果可以從相關人/旁觀者的理解或觀察中去獲取這些資訊,多少能夠解決一部份這樣的問題。
比起大數據,小數據更貼近真實的 。在數位商業的世界裡,企業總是在追求大規模且快速的解決方案;但事實上,如果務實一點去應用更深入且含金量高的小數據,或許便能從弦外之音中找出致勝關鍵。

#3 大數據、小數據,會說話的都是好數據
大數據和小數據有如舞伴,在每個需求的樂章中,不斷在共同追求平衡、以呈現出最接近完美且和諧的演出;簡單來說,大數據這個詞是關於「機器」的,而小數據則是關於「人」。
大數據以量取勝,小而美的小數據強調資訊的意義、正確度與實質功能;大數據是找出數據的相關性,小數據能告訴你因果關係;大數據擅長的交易路線是點擊、挑選和執行,小數據訴求「情感 DNA」,是人性對話工具,也是無法直接複製貼上的「深度資料」,它將人的情緒、喜惡、說話模式、室內裝潢、密碼、社群網站動態更新等最微小的細節拼湊起來,化為一把鑰匙,解開人心的深層渴望。
若能整合線上 (online) 與線下 (offline) 資料,「透過小數據觀察、結合大數據分析」,才能找到更有利的致勝點; 數據的價值在於產出其商業策略,同時拆解大數據、聚焦小數據,那麼就能夠讓數據說話,做出更靠近準確的決策 (基本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百分之百準確的,因為出了學校,就沒有那麼多是非題跟選擇題),進而引起關係人的共鳴。


其他參考資料
1. 7 Big Data Examples: Applications of Big Data in Real Life
2. Five ways that small data improves big data
3. Sometimes “Small Data” Is Enough to Create Smart Products
4. 讓數據說話,從數據延伸的行銷分析優化方法

Case Study | 日幣貶值,大創價格卻調漲?

台灣大創(DAISO)百貨主打商品 39 元、食品 49 元均一價,號稱什麼都有、什麼都賣,廣受消費者歡迎。但大創百貨前幾日 (6/20) 在網站宣布,為繼續提供消費者優質之商品及服務,並合理反應實際營運成本,從今年 7 月 1 日起,部分商品售價將調整為 49元,漲幅達 25%;日幣跌、日貨卻漲,造成網友怒聲四起。 (中央通訊社報導)
不過,其實對於類似議題早有相關文章在討論,像是在 2013 年 2 月商業周刊就有刊登「日元變便宜日貨為何不降反漲?」一文;而對於日幣貶值,日貨價格應該如何變動,在這 2-3 年來也是備受關注。這篇文章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淺談「台灣大創漲價事件」的背後,真的只有幣值升貶這個決定因素嗎?另外,也透過彙整國內外相關文章來了解,大創宣布提升價格只是出自靈光一閃嗎?

Section1, 就從經濟學說起

從國際經濟學的範疇來看,國際市場會受到個別國家貨幣市場以及整個外匯市場的影響;這個部分就先分別從貨幣貶值和匯率貶值兩個概念出發。

首先,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經濟學原理中就清楚說明一國貨幣貶值時,有利出口、不利進口,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這也是為什麼直觀來看,日幣貶值,日貨在國外銷售時就算不降價也不該變貴了。

而匯率的變化會影響到一國的出口競爭能力或是進口的成本,對一般民眾來說,則是會影響到購買力;匯率貶值是指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上升了。以日幣相較於台幣貶值為例,國內廠商從日本進口商品時,同一筆錢可以買進更多的日本商品,廠商的成本將因而下降、獲利增加;若是廠商將此完全反映到自日本進口商品的銷售價格上,日貨即可降價。

好的,看完以經濟學的理論來探討貨幣貶值對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後,應該更覺得台灣大創計畫漲價是一件不合理的事;但商品訂價和調價的邏輯真的這麼單純嗎?答案當然是「不」。接下來要進一步討論一國貨幣貶值,是否真的代表該國商品在國外的售價應該下降。

Section2, 日幣貶值 = 日貨降價?

當日幣貶值,也就是新台幣相對於日幣升值時,表示同樣數量的本國(台灣)貨幣可以買到更多的外國(日本)商品;國內廠商從日本進口商品,若是廠商將此完全反映到自日本進口商品的銷售價格上,日貨便可降價,本國消費者便會因此受惠。

不過,影響進口商品定價的因素不是只有匯率,還有市場競爭、庫存量多寡、進口時間差異以及該商品類別或產業是否具有壟斷地位等,廠商進口商品的成本計算複雜;另外也因為台灣是自由經濟市場,政府不能任意以公權力去規定民間廠商的商品售價,否則形同價格管制,失去自由經濟的精神。接下來並分別探討影響進口商品訂價的因素:

First, 產品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力的判斷方式很多,像是該商品的需求彈性大小、壟斷或獨佔地位以及品牌、商譽的聲量等。以日本高端保養品牌 SKII 為例,其明星商品青春露從早年的一、兩千元一瓶的定價,飆升至現在已經超過四千元,卻依然穩坐銷售冠軍;顯示不論大環境怎麼變,品牌效果早已超過外在因素,在市場上的需求彈性小、競爭力十足,所以自然而然不需要順應匯率改變而降價。

另外像是日本國民服飾品牌 Uniqlo,因為內部訂價一致以美元計算,所以在定價策略上與日圓匯率基本上毫無關聯;而像 Sony 這樣的大型跨國企業,對商品定價的影響有限,因此短期價格並不會受匯率所影響, 至多在報價上產生壓力。

Second, 進口時間差

商品生產和消費並不是同時進行的,它們各有自己特定的周期性;商品有的是常年生產、季節性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季節性生產、常年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季節性生產、季節性消費的商品;有的是常年生產、常年消費的商品等(wikipedia)。進出口也是如此,現在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的商品,大部分都不是近期才進口到本國市場的;因此在定價上也不應該以偏概全,應該考慮到進口的時間差,也就是成本其實是需要一個過渡期去被反應的。所以就算某些商品的進口成本下降,也不見得可以馬上或直接的反應在售價上。

Third, 反映本國營運成本

廠商在對商品進行訂價時,其實需要考量的成本很多,像是實體店面的店租、人事成本、物流及倉儲成本等;尤其是本國的物價走勢和管理成本更是造成影響訂價的重點。

以台灣為例,不管是媒體公開報導或者人民自己交流,都常說「台灣就是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正常比例的通貨膨脹是一直持續存在的,不僅反映成本,也是維持經濟體運作的一個部分。而什麼都漲的主要原因就是,營運成本也一直在漲;這種時候,其實不論是本國企業,或者是外國企業,只要在台灣營運,成本也就會同樣的上升,這些成本多數時候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畢竟大多數的企業不是在做功德)。

Section3, 台灣大創價格調漲是事出突然?

大家知道嗎?其實台灣並不是唯一大創商品價格調漲的地區,馬來西亞的大創早在今年 3 月就進行了漲價這個動作;馬來西亞大創的商品從 RM5.30 增加到 RM5.90 (換算成台幣約是從 37.5 元增加為 41.7 元,漲幅約 11%)。(Daiso Japan in Malaysia Will Increase Price in March 2017)

在探討大創價格調漲案例時,應該以其經營手法為出發點;大創能夠在全球都擁有一定的穩定客源,主要是解決了「訊息成本」的問題。對消費者而言,大創(或類似的 10 元商店)節省了搜尋商品的成本;有時消費者想買到真正便宜的商品,需要付出高昂的搜尋成本。為了件低價的商品奔波比價是很不划算的,因此若有了項大創這樣的店家,消費者就能夠省去大部分的訊息成本。而大創的通路優勢在於,每種商品幾乎都是由大創自行研發而成, 以獨特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由日本大創大量訂貨、自行包裝,再由各國大創精選商品進口,與日本同步發行;因為是銷售自有的商品,因此可以針對特色產品行銷。

大創所販售的商品雖然均一價,但其實仔細思考不同商品的成本和價值,就會發現為什麼能夠以單一價格作為售價。雖然 39 元給人什麼都好便宜的直覺感受,不過有些商品或許本身就比較廉價,且不論在哪裡購買都差不多;像是有些文具,如果在光南、金興發等地方購買,說不定還會有更低的價格。因此大創所採取的是一種「截短補長」的策略,但當原本成本偏低的商品所釋出的「短」,不再足以彌補高成本商品的「長」時,漲價就勢在必行了;畢竟經營一個事業的最終目的就是賺錢。

另外,因為大創的商品並不是全然在日本生產,從官網就可以發現大創所販售的商品是在日本、歐美、大陸、韓國、東南亞及台灣等地製造。因此當製造地的生產成本上升時,就算日本幣值下跌或許也沒辦法 cover 這樣的成本上升;成本反應在售價上, 如此一來,台灣大創商品的價格調升似乎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綜合以上,不論在哪一個國家,大創調漲商品價格並不是一個突發的舉動;而是長久以來反映各種成本的策略。當然,對於這樣的做法有什麼反應見仁見智;但我相信對於消費者是否購買大創商品,並不會造成太大或太長期的影響。

*陽光小滴咕:如果是持續性的消耗品,例如家庭清潔用品、口罩、棉花棒或其他需求彈性小的商品,是真的可以趁漲價前補貨,而且也可以針對日本製造的商品去做選擇。


參考文章

  1. 財經檢定 實戰祕笈:日圓貶值 日貨價格受關注
  2. 談日本大創百貨高雄分店經營成功之秘訣

    Cover photo © Copyright 2017 Mid Valley Megamall, Kuala Lumpur, Malaysia

新經濟|淺談電商「訂閱制」

小時候,每天早上都會有放在保溫盒裡的羊奶可以喝;長大後,每週都會有新出刊的雜誌可以翻閱。其實商品訂閱這件事情早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生,有別於傳統的訂購模式,新型態的訂閱制是整合線上和線下的 O2O 服務,採取定額預付的操作模式,透過建立長遠的會員關係,創造出穩定的金流收入。

當然,能運用這種商業模式的不只是有形的商品,還有無形的服務,像是 KKBOX 和 Spotify 這類的聽音樂平台;但這裡只會針對提供有形商品的電商平台來討論。這篇文章主要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簡單說明一下「Subscription Model」是怎麼一回事;接下來介紹幾個有採用訂閱制這個營運模式的電商平台;最後說說我的淺見和想像。


Section1, 隨意聊聊「訂閱制」這件事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Subscription Model 是消費者透過事先付一筆訂閱費用,以獲得相關的產品或服務;原本是傳統的報章雜誌在使用這個模式,但現在已遍及各種產業。大部分運用「Subscription Model」做電商服務的流程如下:

消費者先在網站登錄,在決定購買與否前,網站本身會引導消費者進行與商品相關的偏好測驗;之後,再依照消費者不同喜好將不同的商品送府到家,最後透過消費者 feedback 來提高後續個人化推薦精準度,進而不斷進行口碑行銷循環。

而訂閱制所創造出的商務模式 (Subscriptin Commerce) 有幾個特點,首先是消費者身份的轉變或者是雙重性,有些平台只提供訂閱制消費,那麼消費者的身份就會轉換成訂閱者 (subscriber);但若同時提供普通購物和訂閱制消費的話,購物的人就同時具備消費者和訂閱者兩種身份。另外,分眾付費架構的建立、設計跨國的金流串接,以及其他相關法規問題的解決,也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無論從消費者或是商家的角度來看,subscription commerce 的平台服務模式都提供了一定的創新價值:像是在在購買前所進行的偏好測試,對消費者而言能夠得到客製化的服務,同時也能降低其在資料蒐集上的成本;而對商家而言則能夠加強與消費者間的連結,更有效率且精確的描繪出客戶樣貌。

Section2, 真的什麼都可以訂閱

在 2010 年,Birchbox 以「美妝體驗盒」形式開啟一系列「月訂閱制」的電商風潮。現在只要在搜尋引擎打上「電商 訂閱制」就會跑出許多有提供該服務的平台;在搜尋之前,我以為只有美妝品和食物有訂閱制,結果發現原來什麼都有人做。以下舉幾個不同商品垂直的例子:

#Birchbox

2010 年 9 月寄出了第一個專屬於女性的美妝盒 Birchbox,之後發現男性也需要更好購物體驗,因此在 2012 年 4 月BirchboxMan 上線販售了。Birchbox 的總部在美國紐約,同時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和比利時提供服務;訂閱戶每個月都可以收到包含 5 樣髮品、化妝品、保養品和香氛的美妝盒,以下為訂閱流程  (只以女性的版本測試):

First, 先選擇想要的方案

除了可以選擇想要以月為單位或以年為單位的方案之外,還可以選擇是否需要客製化。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11.55.47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11.58.00

接下來無論你選擇哪一個方案,都會跳到結帳以及填寫寄送資料的頁面。(不確定 personalized 的那個選項是否會在填完資料後有別的步驟,因為已經要直接結帳,所以我就停在這了。)

#Dollar Shave Club

成立於 2011 年,Dollar Shave Club 是以刮鬍刀為主要產品的訂閱制服務,每個月會根據不同方案提供替換的刮鬍刀,也能讓你順手採購男性保養品,固定配送到家。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12.22.44

訂閱的第一步就是選擇方案,而以下圖顯示的是「第一次」訂購的時候的畫面;在選擇後會出現問你是否要加購商品的頁面,接下來就一如往常的要填寫收件人資料,並選擇付款方式,就完成了。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12.24.10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12.25.10

根據 FORTUNE 的報導顯示,Dollar Shave Club 在去年 7 月 19 日被聯合利華 (Unilever) 以 10 億美元併購。

#Barkbox

Bark & Co 成立於 2011 年,專注於提供所有的「狗」健康且快樂的生活;不只是寵物狗,也致力於幫那些無家可歸的狗找到歸所,Bark & Co 會撥出 10% 的收入做為動物救援與收容流浪動物的經費。除此之外,Bark & Co 也透過對狗狗們的深入了解,提供自有品牌的設計商品。在每個月的 Barkbox 中會有至少兩種新穎的玩具、兩種健康天然的 treats、一種讓狗狗咬的商品 (潔牙骨之類的),總共會有 4-6 樣商品;而這些商品都在當月精選的主題商品中,如果收到後 (your pup, not you) 有不喜歡任何一項商品,Bark & Co 會免費提供另一樣商品作為替代。以下是整個訂閱的流程:

First, 選擇狗狗的體型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3.56.57

Second, 選擇你想要的方案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4.07.16

Third, 是否想要升級?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4.11.06.png

跟幾乎所有的網路購物一樣,最後一步就是結帳以及填寫一些收件人資訊。

螢幕快照 2017-06-17 下午4.14.44

截至目前為止,Barkbox 已經寄出價值超過 16M 美元的商品;除了訂購給自己的寵物狗,也可以送禮物給朋友。整個送禮的流程和自己購買很相似,只是沒有選擇狗的體型這一步,而方案也不太相同;最後可以選擇是直接送商品還是商品券。

*陽光小滴咕:在寫的過程中,我真的無數次說出「好可愛」;我很喜歡 Barkbox 的經營理念和網頁設計,像是在網頁文案裡的 “produc" 都被替換成 “pawduct"、"love" 則是換成 “ruv"!我個人覺得台灣頗適合做這個,而且不只是 focus 在「狗」;與寵物相關的服務和職業越來越多,像是寵物安親服務、寵物溝通師等等,這似乎都顯示了台灣寵物市場的蓬勃發展。

#Kiwi Crate

在 2011 年創立,Kiwi Crate 提供 0 至 16 歲兒童及青少年手工創意遊戲、科學實驗材料與教學;依照小孩的年齡層寄送適合的商品,以解決父母要為不同學齡層孩子四處搜尋鍛鍊創造力商品的煩惱。以下是整個訂閱流程,先選擇孩子的年齡區間,接下來是要訂多久;在填寫孩子的名字後,最後就是付款和完成訂購人資訊。

螢幕快照 2017-06-18 上午1.21.07

Section3, 我覺得訂閱制…

會開始寫這個題目是因為身邊有做相關服務的創業團隊,而我本身又很喜歡在網路上買東西,除了有明確目標的購物之外,也會搜索並嘗試新穎的商品;因而覺得「訂閱制」這個營運模式很有趣,便決定多了解一下。在看了許多相關文章以及實際造訪幾個電商平台後,以下是我一點粗淺的想法:

1, Subscription model 的核心是確認需求所在

在經濟學原理中可以看到「需求創造供給」這句話,當一項需求存在時,自然而然會有供給出現。為什麼那麼肯定?因為大家都想賺錢嘛!所謂「人潮就是錢潮」,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各種需求存在,所以只要能夠滿足那些需求,就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報酬;我認為訂閱制商業模式的核心也是在此。

看似比較成熟、成功的電商平台 (提供訂閱制服務的) 大多是以需求彈性小 (價格變動時,消費者的購買量不會有太大變動) 的商品分類為題,像是日常必需品、養寵物或小孩的持續性需求品等;當一個商家所提供的產品,能夠持續且穩定的滿足消費者需求時,就有比較大的機會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甚至是走向規模化。

2, 客戶忠誠度來自適量的新鮮感

在購物心理學中有一句話: 「適度的新鮮感結合一些熟悉感」,在經營品牌的時候,應該要讓新鮮感 (newess) 和一貫性 (consistency) 達到最佳比例。大多數偏好訂閱制購物模式的消費者,是希望能夠在購買產品時保持新鮮感的,當一個電商平台在每個月所提供的商品具有不同特色時,客戶的黏著度基本上也會跟著提高;除了在收到商品前會有期待之外,嘗試使用不同的產品也能帶來滿足感。

但在建立品牌形象以及確立目標消費族群時,應該在意義層面保持一致,但在訊號層面保持創新;也就是讓消費者非常清楚的知道這個平台的中心理念為何,同時又在商品開發及行銷上保持新鮮感。像是前面「Barkbox」的例子,他們的理念讓所有的狗有更健康和快樂的生活;而他們所提供的商品,不管是與其他廠商合作或是自行設計,都能夠滿足消費者想嚐鮮的心理。

3, 建立自己的特有的訂閱流程和選項

在我實際跑了幾個訂閱流程之後,發現幾乎所有平台都差不多;但是真的讓我留下印象,是那些希望能夠更深入了解顧客的商家。雖然「註冊 >> 選方案 >> 結帳、填資料」是相當直觀的流程,不過如果可以透過多問 1-2 個問題更知道消費者想要什麼,這樣在提供商品時就會比較精確的打中消費者的心;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顧客滿意度,也讓自己更清楚的知道目標消費族群的樣貌。

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很難拒絕「客製化」的誘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特別的、受到特殊禮遇的;所以如果能夠建立出屬於自己平台獨特的訂閱流程,藉此提供消費者量身定做的產品,讓消費者感受到不同,我相信這便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另外,幾乎所有的平台所提供的都是「月訂閱制」,其實我很好奇為什麼不做「季訂閱制」呢?有可能是因為產品性質不適合,但如果商品週期稍微長一點的產品其實是可以嘗試看看的;如果提供除了訂閱長度之外的其他相關選擇,或許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他參考資料:

  1. 「Subscription Commerce」定購型電子商務
  2. 揭開「訂閱經濟」的神秘面紗
  3. 電商營運新模式,定時定額買服務的「訂閱制」
  4. 特色圖片來源:Link

FinTech|只看亞洲,7 大 P2P 網路借貸平台 [上]

談起 P2P (peer-to-peer) 網路借貸,還是不免俗的要提一下 P2P lending 最早是 2005 年出現在英國 — 是 Zopa 這家公司。比較完整的介紹可以參考「金錢也可以共享 — P2P 網路借貸 [上]」這篇文章,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也因為 P2P 網路借貸這樣的商業模式在歐美較為成熟,對於幾個較大公司的比較內容也相當多,所以這篇文章要談的是「亞洲」。

參考 Fintechnews Singapore 在去年 (2016) 6 月發表的文章 (Asia’s Top 7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其中列出 7 個在亞洲發展較為成熟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去除以 crowdfunding 和 Peer-to-Business 借貸為主要業務的 Crowdo (Malaysia),再加上中國大陸的 FinTech 獨角獸「陸金所」(Lufax) 旗下的網貸平台「陸金服」(LU P2P.com),共 7 個 P2P lending 平台。當然這樣選擇還是會有漏網之魚,或介紹不夠詳細的部分,所以考慮之後以個案探討的模式進行分享。

「只看亞洲,7 大 P2P 網路借貸平台」會分為上、下兩集,上集將介紹  CreditEase (China)、Crowdcredit (Japan) 、Funding Societies 和 LU P2P.com (China) 四個平台;下集則是 Maneo (Japan)、MoolahSense (Singapore) 和 WeLab Holdings (Hong Kong) 三個平台以及對 7 間公司進行整理和綜合比較,若有餘力將會提出台灣可以學習的發展方向和相關策略。


在開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 P2P lending 目前在亞洲的發展概況。

過去幾年,亞洲在中國大陸的爆炸性發展下逐漸領先美國,在 2015 年全球在 P2P 網路借貸平台上發生的總借貸額為 64bn 美元,其中大陸就佔超過一半。不同於歐美國家的完全將模型建立在網路上,而因為資料不易取得、網路滲透率不高、法規限制等問題,有些亞洲的 P2P 網路借貸模型平台是結合線上和線下的(陽光小滴咕:白話就是民間借貸網路化嘛…其中可能還沒什麼高深的技術可言)。

接下來將透過彙整 Crunchbase 上的公司資料和其他相關報導來介紹,並以 SimilarWeb 來看看這些網站的流量相關數字。(陽光小滴咕:以下按照公司名稱字首順序 (a-z) 排列:

#1 CreditEase (China)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2.00.38

宜信 (CreditEase) 總部在北京,於 2006 創立,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大的 P2P lending 及提供小規模金融管理服務的平台;服務對象遍及專業工作者、企業主、學生、農夫等,而服務範圍則涵蓋中國大陸 232 城市和 96 個鄉村地區。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CreditEase 分別在 2010 年和 2011 年募了 seriesA 和 seriesB,兩輪的金額都是 10M 美元;另外,Bloomberg 的報導指出,在 2016 年募到了 80M 美元,並計劃購買美國線上借貸平台 Prosper Marketplace Inc. 和 Avant Inc. 價值 50M 美元的債券。而從宜信官網上的訊息顯示,目前 CreditEase 已經累計服務超過 200 萬個客戶,並促成超過千億 (RMB?) 的借款金額。

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64.5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3’2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54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41.54

以下是兩個從宜信網頁上直接截圖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在展示不同的借款需求以及進度。從第一個圖中可以看到,CreditEase 開放「個人無抵押消費信貸」和「抵押類借貸」兩種服務,鎖定期也有分長短,像是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是一年;也依據不同的風險等級推薦不同的項目給不同的出借人 (lender)。而在第二個圖中,可以看到每個借款人 (borrower) 的借款用途以及完成進度為何。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33.16

螢幕快照 2017-06-13 下午11.33.58

*陽光小滴咕:在爬 CreditEase 網站時,覺得有點可愛的是,「風險教育」這件事出現在網站上的 everywhere;像是「網貸有風險,出借須謹慎」等字句,甚至還有「P2P 六大必雷術」等短文!

#2 Crowdcredit (Japan)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0.47.53

Crowdcredit 總部在日本東京,平台在 2014 年上線,主要業務是讓日本「人」或「中小企業」能夠借錢給在秘魯、喀麥隆 (在非洲的西岸)、愛沙尼亞、芬蘭、西班牙和義大利地區的個人或中小企業,是一個跨國借貸平台 (對於「跨國借貸平台」,未來會再更深入探討)下圖為 Crowdcredit 平台運作的流程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05.55

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Crowdcredit 分別在 2014 年和 2015 年募了 Seed round 和 seriesB,金額各為 460K 及 2.3M 美元,共 2.76M 美元。另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111.2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6’1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64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07.16

從 Crowdcredit 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累計至今這個平台以促成約 26.62M 美元 (¥2,929,090,000) 的借款金額。而下圖是直接截圖自網站的畫面,從圖中可以看到第一欄是資金需求者的分類,有中小企業、個人和不良債權貸款 (是這樣翻嗎?);另外還有國別、預期回報利率、以什麼貨幣為基準,還有現在募資的狀態。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17.59

若隨意點一個標的進去看,網頁呈現的內容主要可以分成基本資料、商品介紹(大致包含借款公司、創辦人以及對社會貢獻的簡介)、資金運作的流程、合作公司、主要的風險和資金運用報告;每個標的的說明都算蠻清楚的。(以上是運用我淺到不能再淺的日文程度翻譯,請多指教!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31.39

另外在每個標的頁面的右邊都有一個「法律文件」的 PDF 下載框: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45.31

*陽光小滴咕:比較奇怪的是,若選擇英文版本的頁面,呈現的內容只有 Crowdcredit 公司和創辦人的介紹,那其他資訊就只能看日文,這不是跨國平台嗎 (?)

#3 Funding Societies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上午11.56.16

Funding Societies 總部在新加坡的 Central region,成立於 2015 年,致力於在線上平台媒合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和可以提供資金的個人或組織。目前在新加坡和印尼雅加達有設據點,希望成為新加坡經濟體內中小企業的後盾;Funding Societies 是新加坡第一個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 納入 trustee 登記的 P2P 網路借貸公司。

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Funding Societies 在 2016 年募得 7.46M 美元。另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22.8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3’2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4.19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12.08.28.png

因為這間公司基本上是公司借貸,並不是個人借貸,所以先 pass 不在這裡多做介紹!

#4 LU P2P.com (China)

szzymk02e03lnfeksi62

中國陸金所總部在上海,是全球估值最高的 P2P 網貸公司,正在尋求多元化擴張,開始進入中國快速發展的個人投資理財市場,推出可供客戶交易股票、共同基金和固定收益產品的網路帳戶。根據 crunchbase 上與募資相關的資料顯示,中國陸金所在兩輪的募資中共募得 1.69B 美元的資金;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今年 2 月的報導 (China’s Top P2P Lender Pivots Away From the Business) 中指出,目前陸金所的估值約為 18.5B 美元,該數額遠高於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的 Lending Club Corp. 等同類公司的估值。下圖為陸金所目前網站上所提供的服務項目: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1.29

在 2015 年 8 月,中國平安宣布,旗下的陸金所、前海徵信將聯手打造業界首個 P2P 開放平台;陸金所將整合内部資源與經驗,為 P2P 行業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聯網投融資服務。這個平台充分運用平安集團 3 大國際領先核心技術:數據雲、經驗模型和後援服務平台為 P2P 公司提供獲得客源、增加信任度、產品設計、徵信、系統平台、催收等六大服務,以實現提升品牌形象、快速成長、提升風控能力、降低成本的四大價值。

而如前面所提到的,目前陸金所提供服務的範圍包括個人投資理財,所以這邊針對個人網貸「陸金服」進一步討論。從 SimilarWeb 上過去一個月的數據來看,總訪問數為 109.40K、平均在網站上停留的時間為 2’33″、基本上每次訪問會瀏覽 2.98 個頁面。下圖為每月總訪問數的趨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5.02

陸金服的 P2P 信貸產品,分為穩盈安 e穩盈安 e+匯盈 E穩盈 e 保證盈 E,共五個類別;在整個借貸的過程中,平台會向「穩盈安 e」和「穩盈安e+」兩種產品向投資人收取信息服務費,標準費率是每期 0.07%。產品呈現頁面如下圖所示: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2.58.24

而陸金服的服務中還有一個項目是「債權轉讓」,而呈現方式如下圖所示:

螢幕快照 2017-06-14 下午3.15.11

截至今年 4 月 30 日為止,交易總額為 470 億人民幣。資金需求人數為約 45 萬人,每筆平均金額為 10 萬元人民幣;而資金供給人數約 29 萬人,每人平均累積投資金額為 15 萬元人民幣。對於平台方而言,待償還金額是 415 億人民幣,逾期金額為 6017 萬人民幣;其中資金逾期率為 0.140%。(數據來源:陸金服官網

*陽光小滴咕:在想這段的過程中發現陸金服這個 P2P 網貸平台營運速度相當快,在一小時內就看著 2 個產品跑完 0-100%。


其他參考資料

  1. The future of peer-to-peer lending in Asia
  2. The Future Of P2P Lending In Southeast Asia
  3. Fintech Startup Founder Kelvin Teo On How He Raised $1M For 12 Companies Before The Age Of 30
  4. 中國最大 P2P 網貸公司 陸金所 力攻散戶投資市場
  5. 陆金所打造首个 P2P 开放平台

 

FinTech|金錢也可以共享,P2P 網路借貸 [下]

P2P 網路借貸 (Peer-to-Peer Network Lending) 是 FinTech 浪潮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以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當作比喻,P2P 就等同於 C2C (Consumer-to-Consumer) 的買賣關係;就是在網路平台上,個體對個體的直接借貸行為,是一個以人為單位的借貸模式。

接續「金錢也可以共享 – P2P 網路借貸 [上]」,下集要來討論在這個營運模式中存在或潛在的問題,並透過總結來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提出見解。


Section3, P2P 網路借貸的問題?

螢幕快照 2017-06-07 下午1.06.48.png

上圖簡單說明 P2P 借貸中借貸雙方的關係。不同的 P2P 網路借貸公司也會有不同的媒合機制,例如:有的是依賴信用評分來調整還款利率高低,也降低投資人風險;有的將出借人(投資人)的款項分散成多筆投資,分散風險;有的可由投資人將債權轉讓給更多投資人;有的和銀行合作,由銀行放款,再購買貸款出售給出借人。不論是對金錢的需求、供給或是平台方,都有著已經存在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以下將進一步討論相關內容:

1, 不容忽視的法律問題

英國的 Zopa 和美國的 Lending Club 都是在政府尚未對 P2P 網路借貸管制時所成立,而中國政府則是在 P2P 網路借貸爆發性成長後,公布相關法規進行管制。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金融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仍然是受到高度管制的;在發展 FinTech 業務時,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紅線,P2P 網路借貸的發展也是這樣。

以台灣現況來看,雖然金管會要加速推動數位金融,有意擴大金融業在金融科技領域中扮演的角色,但對於非金融業者要做金融科技的管理,還是採取較保護、保守的態度。去年初,金管會終於鬆口將研擬 P2P 網路借貸開放的可能性,但仍然將相關公司的營運視為監管對象。

下表整理目前美國、英國、中國大陸和台灣對 P2P 網路借貸的相關法規:

螢幕快照 2017-06-07 下午1.37.12.png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 信任是必然存在的基礎

金融服務的基礎主要是建立在「信任」兩個字上,FinTech 星火開始燃燒其實就是發生在,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造成人民對於傳統金融體系的不信任。大多數人聽到 P2P 網路借貸的第一反應也是「懷疑」,因為會直覺想到高利貸、倒帳等等負面詞彙;但其實只要更深入了解,就可以發現有些 P2P 網路借貸平台是比銀行更透明、公平的。

其實很多人對 P2P 網路借貸的負面觀感是受到中國大陸市場的影響,中國金融科技領域掀起 P2P 信貸熱潮,全中國有 3 千多家 P2P 借貸公司,總成交金額更突破兆元人民幣 ( 認識FinTech獨角獸:估值破200億美元的陸金所 );但也因為數量過於龐大,也因為中國金融科技風控與徵信體系尚未健全,因此在管理上便漏洞百出,中國大陸在 P2P 網路借貸的草莽式發展造成了借貸雙方的不信任感,也造成許多人對 P2P 網路借貸這個商業模式的刻板印象。在 2015 年,中國的 P2P 網路借貸面臨倒閉潮,不免也讓人擔心台灣的 P2P 網路借貸如果發展不慎,是否會步上中國的後塵。

3, 不可能沒有風險

不管是什麼樣的投資管道都必然存在風險,而想必大家都知道想要高報酬就須承擔高風險這個道理。P2P 網路借貸對於借方 (Lender) 而言,最大的風險考量就是擔心被倒帳,也就是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同時又因為不是在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所以更沒有保障。但其實許多在做 P2P 網路借貸的公司都有緩解風險的方法,甚至有些網路借貸平台的倒帳率是低於傳統銀行的;所以不論是什麼管道都有風險,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

下表整理了幾家 P2P 網路借貸 major player 的違約率 (default rate):

螢幕快照 2017-06-07 下午12.06.25.png

資料來源:Peer-to-peer lending: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leading websites (2016/7/18)

另外,下圖為之前有提到的美國最大 P2P 網路借貸公司 Lending Club 的 default rate 狀況,是以不同的信用等級來分:

螢幕快照 2017-06-07 下午12.16.39

資料來源:Lending Club Reviews

雖然直接將國外的市場情形看作整體狀況有些以偏概全,但透過了解發展相對成熟的產業先驅,來觀望這個產業的現況,也不是沒有參考價值。

Section4, 接下來,P2P 網路借貸在台灣?

1, 台灣借貸市場的規模與 P2P 網路借貸的發展

台灣的銀行眾多、消金業務發達、信用貸款利率極低, 一般上班族極易在銀行取得信用貸款。但這些銀行對於客戶的挑選也相對嚴格,且產品透明度不佳,所以非銀行目標客戶、新創企業、中小企業主、無抵押品、沒有制式財力證明之客戶不是難以取得貸款直接被銀行婉拒,就是對於額度、利率、還款的條件等設立高門檻。

而 P2P 網路借貸這個網路垂直便是想解決這個痛點,「貸款弱勢族群」的貸款權一直被忽視,這些族群一直是銀行拒貸的貸款孤兒;因此這群人只好尋求其他管道借錢。P2P 網路借貸平台試圖成為一個最佳解決方案,提供透明的資訊和公平的方案,讓這群人得到最好的服務。以下表比較傳統信貸和 P2P lending:

螢幕快照 2017-06-07 上午11.57.58

雖然借貸是相當本土化的,不同國家、文化和客戶習慣都會造成不同的發展,在經營新興產業或商業模式時,參考國外一些成功案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因為就算有不同存在,但在其中必然還是會有相同點;不論是發展邏輯、行銷手法、與傳統產業或政府的連結等等。

2, 教育市場應為首要行動

如同前一個部分所提到,在每項金融服務中,「信任」是必然存在的基礎。現在多數人聽到「P2P 網路借貸」都不免感到懷疑,想借錢的人是一種絕對需求,但借錢給別人的人就會有很多的顧慮,像是如果被倒帳怎麼辦、平台方是不是賺很多利差…。為了撕除這樣的負面標籤,如何有效的教育市場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以下為我目前的淺見:

(1) 透過深度訪談來了解客戶的真實想法

深度訪談 (in-depth interview) 是發展新事物時不可或缺的過程,因為針對目標客群 (target audience, TA) 進行完整且深層的了解,是拆解問題和尋找優化方向的重要管道。如果沒辦法清楚的知道客戶在想什麼,就比較難去解決問題和提升產品/ 服務層次;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抱持同理心,設身處地的為服務需求者著想,進而發展出適合市場和客戶的商業模式。

(2) 經營相關內容以傳遞正確價值

在教育市場的過程中,有效的行銷策略是必要的;而若身處於一個新興產業,透過經營相關內容來傳遞正確價值給大眾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以文字為主的部落格經營,social media 的效用也不可忽視;在這個大家都可能形成影響力的世代,找到在網路上相關領域的影響者 (influencer) 也是個好的宣傳管道。

唯有傳遞正確的價值給大眾,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好的成效,也有可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3) 找到真正的市場需求和客戶面貌

在了解大多數人的顧慮和誤解是什麼後,透過正確的行銷管道來傳遞正確價值,接下來就應該找到市場上真正的需求以及客戶群的輪廓為何。在了解市場和客戶後,除了能規劃出適合公司發展的策略,也更有機會發現自己所能提供的附加價值;如此一來,才會讓客戶有誘因使用這項服務。

3, 不斷與政府相互拉扯

在前一個部分所提到的,「法律問題」是絕對不容忽視的;雖然政府有慢慢在開放相關法規和限制,但其實還是非常保守,且偏袒傳統金融機構的。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當資訊不對稱時就會發生市場失靈的問題,而在市場失靈時政府就應該站出來解決;但其實傳統金融機構與客戶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是一直都存在的,政府卻沒有為人民出頭,反而與這些金融機構站在同一線,所以人民就應該為自己的權利發聲。

雖然台灣過去並沒有規定不能做 P2P 網路借貸,但當有業者開始要推動,P2P 網路借貸勢必又將成為政府急迫需要面對的問題。然而若像電子支付機構先制定規範,再讓業者申請許可後才能營業,卻又可能要面臨政府公文往返的延宕。

若台灣的 P2P 網路借貸要發展得更成熟,不斷與政府拉扯是不可避免的;現在許多業者都選擇直接與政府面對面,談的不僅是這個產業的未來,也是期許透過更加透明、公平和互利的模式來達到一個平衡。


其他參考資料

  1. 在地雷區爬行的嬰兒:台灣 P2P 網路借貸
  2. 台灣 P2P 網路借貸,能夠修成正果嗎?
  3. 台灣有空間發展 P2P 借貸嗎?

FinTech|金錢也可以共享,P2P 網路借貸 [上]

P2P 網路借貸 (Peer-to-Peer Network Lending) 是 FinTech 浪潮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以電子商務的交易模式當作比喻,P2P 就等同於 C2C (Consumer-to-Consumer) 的買賣關係;就是在網路平台上,個體對個體的直接借貸行為,是一個以人為單位的借貸模式。

共享經濟的火勢蔓延,除了房子、車子,「錢」也搭上熱潮。P2P網路借貸和傳統借貸的不同在於,傳統金融機構並沒有參與其中,而是透過一個網路平台來當中間者;而這個平台會提供借貸雙方相關的評估資料,並促使自由媒合的發生。以相親中媒人的角色來比喻,媒人的主要工作在於提供參與相親的雙方相關資料;促使雙方見面後,接下來兩個人要如何相處就任憑自由發展了。也就是說,在整個 P2P 網路借貸的過程中,只有借貸雙方會牽涉到金流,而平台方僅提供媒合的服務。

這個文章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會簡述一下 P2P 網路借貸在全球的發展情形;接著針對台灣本土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進行介紹和比較;然後闡述在這個營運模式中的問題,最後透過總結來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提出看法。此篇為上集,內容包含前兩個部分,「Global Overview」和「台灣 P2P 網路借貸平台」。


Section1, Global Overview

因為 2008 年金融海嘯的衝擊,讓 P2P 借貸平台的商業模式開始順勢而起;在全球傳統金融機構處於低潮之際,新型態的金融科技公司得到了大眾的親睞。

2005 年在英國成立的 Zopa.com 是地球上第一個 P2P 借貸平台,Zopa 代表的是「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讓借貸雙方能透過平台一對一溝通,創造很大的彈性空間;截至目前為止, Zopa 仍是歐洲最大的網路借貸公司。另外,在美國成立於 2006 年的 Lending Club 也是非常具代表性的 P2P 網路借貸公司。Lending Club 已於 2014 年在紐約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全球第一間上市的 P2P 網路借貸公司。

陽光小滴咕:如果想要更了解 Lending Club 這家公司可以參考「Lending Club 個案分析」這篇文章。

在間單介紹兩個產業龍頭後,將針對全球市場的現況進行說明。在 The Asian Banker 2017/2/15 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大陸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 P2P 借貸平台市場,約有 1,500 家線上或線下公司在營運。而美國以 23,200M 美元的市場規模位於第二,其計算的基準是 Loan Volumes。(P2P lending: Collaboration will be the key to success)

Research And Market 的研究報告中顯示,2015 年的 P2P 借貸市場價值 $26,064M,並預估在 2022 年可以成長到 $460,312M;其複合年均成長率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為 51.5% 。

*陽光小滴咕:根據 CAGR 公式驗算所得到的結果是 50.7%,不知是不是自己哪裡有盲點計算錯誤…

以下採用前段研究報告中的 CAGR= 51.5% 來推算出 2016-2022 各年的 P2P lending market value (unit= $M):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下午11.40.42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推算整理

Section2, 台灣 P2P 網路借貸平台

台灣的 P2P 網路借貸剛起步,但因相關法規限制,雖然 P2P 網路借貸有發展的空間,業者仍面臨相當多的挑戰和困難。以下將主要透過 SimilarWeb 這個網頁分析工具,來對幾個在台灣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進行介紹和比較。

1, LnB 信用市集

LnB 信用市集在 2015 年底成立,該公司純粹提供平台服務,不涉及資金,因此不會像傳統銀行一樣賺取利差。LnB 是投資 (lend) 和借款 (borrow) 的縮寫,而市集則如同連接詞一般的串接雙方;LnB 信用市集,以人與人間的信任為基礎,再進一步把信任透過獨家的核心FinTech 技術,轉為有價的信用,讓放款人 (Lender) 升級成主動獲利的投資人,讓借款人(borrower) 成為重視信用的申貸人,雙方在這個「市集」裡找到彼此,共同創造出不只是金錢財富,更囊括無形的信用資產。

LnB 信用市集在去年 (2016 年) 上線,創辦人楊瑞芬 (Joanna Yan) 表示台灣的個人信貸量很大;同時也認為 LnB 信用市集所提供的 P2P 借貸服務跟傳統金融業不會有競爭關係,反而是相輔相成的,「P2P2B (Peer-to-Peer-to-Business) 也是未來趨勢」。另外一個趨勢是「跨境」,雖然目前在 LnB 信用市集上,仍限制借款人須為本國人,貸款人的身份限制較為寬鬆,但也必須要有台灣帳戶;但 LnB 信用市集還是開始注意海外市場。

以下是 SmilarWeb 上,LnB 信用市集過去一個月的網站相關數據:

▲總訪客數 = 45.70K;平均停留時間 = 3’46″;頁面數/ 次 = 3.99;跳出率 = 48.79%

▲總訪問數走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下午10.54.57

圖片來源:SimilarWeb

▲流量來源佔比圖: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下午10.57.16

圖片來源:SimilarWeb

2, 鄉民貸

鄉民貸是台灣第一個 P2P 網路借貸平台,在去年 3 月宣布上線,最大特色是投資門檻非常低,同時債權還可以轉移,期望真正落實「金融民主」;現在台灣民眾透過自然人憑證即可在鄉民貸上完成開戶、借貸手續,不用再面對面對保,申請的貸款最快 3 天內即可拿到貸款金額。

鄉民貸執行長黃智康認為,台灣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和傳統銀行是處於不公平的競爭狀態。另外,以往因為資訊不對稱,有閒置資金者找不到資金需求者,民眾只能把錢存在銀行,銀行再將錢借出去,也就是「間接金融」概念;但網路時代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有閒置資金的人透過網路平台,找到有資金需求者,並直接把錢借給他收取利息。

以下是 SmilarWeb 上,鄉民貸過去一個月的網站相關數據:

▲總訪客數 = 18.20K;平均停留時間 = 8’03″;頁面數/ 次 = 9.28;跳出率 = 20.10%

▲總訪問數走勢圖: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下午11.48.44

圖片來源:SimilarWeb

▲流量來源佔比圖:

螢幕快照 2017-05-16 下午11.49.39

圖片來源:SimilarWeb

3, 哇借貸

哇借貸成立於 2007 年,號稱是台灣最早也最大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公司,由網路公司漢唐光電科技轉投資成立;在 2014 年申請到網路媒合平台系統專利。

以下是 SmilarWeb 上,哇借貸過去一個月的網站相關數據:

▲總訪客數 < 5,000;平均停留時間 = 6’27″;頁面數/ 次 = 7.67;跳出率 = 24.58%

▲流量來源佔比圖:

螢幕快照 2017-05-17 上午12.10.40

圖片來源:SimilarWeb

*LnB 信用市集、鄉民貸以及哇借貸三者的比較:

▲Engagement

螢幕快照 2017-05-17 上午12.17.27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整理繪製

▲Traffic Sources

螢幕快照 2017-05-17 上午12.31.56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整理繪製 (由左至右分別是 LnB 信用市集、鄉民貸、哇借貸)

在流量來源比較中比較有趣的是,只有 LnB 信用市集有來自「Social」類別;而在針對這個項目細分,會發現這 10.5% 的來源都來自 Facebook。另外,其中也只有 LnB 信用市集有流量來自「Display Ads」,而其主要 Ad Networks 分別是 Yahoo Advertising 和 Google Display Network。

4, doughpack 逗派學生借貸平台

在討論完上面三個在台灣相對成熟的 P2P 網路借貸平台後,因為作者本身還是學生,所以加碼介紹 doughpack 這個學生借貸平台。doughpack 逗派在去年 9 月上線,從台灣大學創新創業育成中心的計畫出來,是台灣第一間專注於學生的 P2P 借貸平台;想解決的問題是,當學生有緊急的資金需求時,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從傳統金融機構取得融資的。(小滴咕:雖然這個邏輯很合理啦,因為借錢是需要信用擔保的;而直觀來看,學生在這個部分真的是相對不成熟,無論是心理素質還是實質能力。)

以下是 SmilarWeb 上,doughpack 逗派過去一個月的網站相關數據:

▲總訪客數 = 5.10K;平均停留時間 = 2’21″;頁面數/ 次 = 2.96;跳出率 = 25.13%

▲流量來源佔比圖:

螢幕快照 2017-05-17 下午12.40.17

圖片來源:SimilarWeb

跟 LnB 信用市集、鄉民貸和哇借貸比較不同的是,doughpack 逗派的流量來自 Social 的比例有 29.35%;看了 doughpack 逗派的 Facebook 粉專,目前粉絲人數是 9,276 人,另外在去年底也上線了 chatbot 功能。


其他參考資料

  1. P2P 網路借貸新創「瑞保網科」獲橡子園 A 輪融資
  2. 哇借貸招親
  3. 鄉民貸自然人憑證申貸

Case Study|台新數位金融服務 Richart

隨著金融科技發展,數位化浪潮席捲金融業,原生數位世代將成為影響銀行業發展的關鍵族群。

回顧「FinTech – 破壞式創新又一力作」文章內容,雖然台灣朝內外兼具的金融科技仍有一段距離,但從「優化」角度出發的 Bank 3.0 還是探討的價值。當台灣金融產業正積極評估該如何轉型、搭上 FinTech 大浪以求有效成長時;台新銀行選擇攜手台灣 IBM 在現有金融法規與服務基礎上,打造符合年輕族群需求、行為模式的數位金融服務「Richart」。

現在幾乎每個銀行都設有行動銀行的服務,那台新銀行旗下的 Richart 有什麼特別之處和優勢呢?以下將針對完成台灣金融業中數位銀行第一項創舉的「Richart by Taishin Bank」進行個案探討。

*開始前的陽光小滴咕:文章內容會涵蓋參與「台新金控 MA 計畫說明會」聽到的第一手訊息,以及自身使用 Richart 的主觀感受。


Section1, About Richart

Richart 在 2016 年 4 月 13 日上線,從創意發想到正式上線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其中大約有 8 個月是在進行程式開發;開發過程中涵蓋了產品規劃、服務流程規劃、操作介面設計等等。

數位銀行 Richart 整合 3 大金融服務功能,儲蓄、投資及支付,並提出創新服務模式。在儲蓄管理的部分,Richart 有高利活儲、存錢信用卡及聰明管帳的功能;另外打破投資一定要花大錢的老舊觀念,提出銅板投資新思維,只要 10 元就可以買基金,且申購、贖回都不需要最低門檻費用。最後針對麻煩的轉帳支付,將整個付款流程建立在手機 APP 上,只要輸入收款人手機、Email 就可以發出轉帳連結;而收款人也只需在網頁輸入銀行代碼、帳戶及取款密碼即可。

除了以上功能之外,Richart 還有一個很特別且方便的功能 —「登入前預覽」。一般在使用網路銀行或其他相關服務時,都一定要先登入才能夠查看帳戶資訊;而登入前預覽的功能,讓用戶在登入前就可以先查詢帳戶餘額、即時投資報酬率與當期信用卡消費金額。

*陽光小滴咕:當看到「登入前預覽」這個服務時,雖然功能是否開啟是由用戶自行選擇;但我還是直覺想到資安問題,而功能的使用情境和狀況仍然有待實測。

更詳細的功能介紹請參考 Richart 官網,各項功能整理如下圖:

Richart -1

Section2, App 排名 data 分析

這個部分將透過 App 分析工具 App Annie 進行分析,同時整理 Richart 在 App Store (iOS) 和 Google Play (Android) 上的數據。

1, App Store (iOS)

首先,因為 Richart 採用敏捷式(Agile)開發,因此 App 的版本更新速度相當快。下圖截取自 App Annie :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2.37.18

接著下圖為 3/27 Richart 在 App Store 上的排名,整體而言排名第 522;單以財務類 App 來看是排名在第 26 。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2.54.16

過去一個月(2017/2/27 – 2017/3/28)在台灣,Richart 在 App Store 上的排名變動如下圖所示(擷取自 App Annie):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3.00.04

2, Google Play (Android)

下圖為 Richart 在 Android 系統更新的 timeline,同樣截取自 App Annie: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3.18.08

下圖為 3/27 Richart 在 Google Play 商店上的排名,整體排名是 435;單以財務類 App 來看是排名在第 20 。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3.20.15

過去一個月(2017/2/27 – 2017/3/28)在台灣,Richart 在 Google Play 商店上的排名變動如下圖所示(擷取自 App Annie):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3.21.57

Section3, 越快越好? Richart 採用敏捷式開發的優劣

在發展數位金融的過程中,傳統銀行體系最常遇到的困難是,雖然具備專業的金融 know-how,但對於相關科技技能卻完全是張白紙。為解決這個痛點,台新邀請專業顧問公司加入並導入 Agile 敏捷式開發工作方法,期望來自矽谷軟體業的組織工作觀能成為台新數位金融發展的催化劑。

綜合以上,雖然「速度」是 Richart 成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使用者真的完全對這樣的模式買單嗎?以 Richart 在 App Store 上過去一年(2016/3/28 – 2017/3/27)的評價為探討基準(截圖自 App Store):

螢幕快照 2017-03-28 下午3.37.18

在彙整使用者評論後發現,大多數的負面評論都是針對  version 1.70;而內容不外乎「更新過度頻繁」、「更新後無法使用」、「bug 很多」等等。快速的消化使用者建議並進行優化固然重要,但影響客戶使用意願以及滿意度的關鍵仍在於使用者體驗;因此將在下個部分對此進行討論。

Section4, 使用者體驗是成功關鍵

只要是與客戶有直接交點的產業、服務,「使用者體驗」絕對是每個公司從上至下都極為重視的。而使用者體驗的重點在於「同理心」,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深入了解其行為及思考模式;除了直觀的統計分析證據,發掘使用者的潛在需求也不可忽視。

在 Richart 的開發及優化過程中,團隊會持續對對客戶進行訪談,以蒐集使用者真正的心聲。舉例來說,在訪談過程中曾經有客戶說:「我最怕銀行來打擾我,還一天到晚傳一堆垃圾推播。」每個人的喜惡不同,如果不分眾就一昧傳遞訊息;不僅浪費客戶時間,也浪費公司的資源。想提供好的使用者體驗,就應該極小化客戶和公司雙方理想間的差距;透過大數據分析絕對是一個最有效且合邏輯的方法。

當大家都想跟 big data 搭上邊時,大數據就成了一個假議題;其實大數據分析的核心還是在於 content,也就是儘管資料量再大,但若缺乏有用的資訊和 insight 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價值。而 Richart 透過數據觀測,行銷人員可以知道客戶在哪個頁面停留較久,在哪些操作環節容易卡住;掌握相關資訊後就能夠針對這些部分進行強化或改善。簡而言之,大數據的功用在於根據客戶行為及習慣觀察,提供公司內部判斷、整理,以達到更貼近客戶期待的結果。

我相信好的 UX 能夠提升用戶的 retention,除了成功經營既有客戶;甚至能達到行銷的效果,比起企業組織對潛在客戶進行直接行銷,口碑式的病毒行銷在網路、社群極盛的世代可能更有效率。

Section5, 使用心得與小結

1, 使用心得 (待更完整使用後更新)

以下內容為主觀感受,請小心服用。

2, 小結

根據專業顧問公司的報告指出,數位轉型若成功,可以幫一間銀行節省 20-25% 的成本開銷。

金融科技來勢洶洶,但金融業在台灣仍是高度管制的產業;因此銀行在推動數位轉型及其他變革時,需要小心控制力道。以 Richart 的線上開戶服務為例,雖然用戶可以不用再為了開戶特別跑一趟銀行,但仍然不可能像網路購物一樣,只填幾項基本資料就完成註冊和認證。

長遠來說,台灣的金融業要成功轉型、與科技融合,除了政府相關法規鬆綁、政策的支持與創新;也需要對新一代用戶有更深的理解,以達到持續成長及拓展佈局的結果。


參考資料

  1. Richart 官網
  2. myMKC.com >> 台新銀行》融入情境體驗「滑」成大贏家
  3. iThome >> 台新金控 CEO 尚瑞強:敏捷式開發是打造數位銀行架構的關鍵